在景觀工程中,觀景木樁作為兼具功能性與裝飾性的材料,運輸過程中的保護需從包裝、裝卸、固定及環境控制四方面系統規劃,以降低破損風險。以下是具體防護方案:
一、分級包裝防護
根據木樁規格定制包裝策略:直徑≤15cm的木樁采用PE纏繞膜全包裹后,套入EPE珍珠棉緩沖套管,外層用瓦楞紙板箱封裝,箱內空隙填充碎泡沫顆粒;直徑15-30cm的木樁使用3cm厚高密度泡沫板裁切凹槽承托,表面覆蓋防刮無紡布,外部搭建鋼架木箱;超規格異形雕刻件需定制EPS泡沫模具進行型腔固定,配合可拆卸鋼制框架運輸箱。所有包裝接縫處需用防水膠帶密封,標注防潮、易碎標識。
二、機械化裝卸規范
配置2-5噸級真空吸盤吊裝設備,通過負壓吸附方式轉移木樁,避免傳統吊鉤造成的壓痕。裝卸區域鋪設5cm厚橡膠減震墊,月臺與車廂間隙安裝液壓升降過渡橋。操作人員需經FEM 9.755標準培訓,掌握三維計算技術,確保每次吊裝傾斜角度≤3°。每批次裝卸后采用激光測平儀校驗木樁陣列平整度。
三、動態固定系統
車廂內安裝多點式氣壓自適應固定裝置,通過壓力傳感器實時監測木樁位移,自動調節綁帶張力(范圍20-150N/m2)。采用碳纖維編織綁帶配合硅膠防滑襯墊,接觸面壓強控制在0.5MPa以內。長距離運輸配置三軸陀螺儀穩定平臺,可將路面顛簸幅度衰減90%。每2小時停車檢查固定系統壓力值,偏差超過5%即時調整。
四、環境控制體系
運輸車輛裝配智能環控模塊,保持車廂溫度20±2℃、濕度45%±5%RH。配置紫外線過濾型通風系統,每小時換氣6次。海運時集裝箱內放置VCI氣相防銹單元,每立方米投放50g緩蝕劑。跨境運輸使用改性聚防潮托盤,含水率控制在12%以下。全程GPS配合溫濕度記錄儀,數據實時上傳云端平臺。
通過上述方案實施,可將運輸破損率控制在0.3%以內,同時降低30%的物流綜合成本。建議選擇具有ISO 28100認證的綠色物流服務商,并投保CGL貨物綜合險,構建完整風險防控體系。